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展览资讯
  • 到广州艺博院看名家千字文书法展

9月19日,“文心书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千字文书法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关山月艺术馆开展,展出智永、张旭、怀素、王升、文征明、娄坚、孙岳颁、铁保等书家的《千字文》书法作品,包括拓本与墨迹。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

《千字文》诞生于魏晋南北朝,它的诞生及早期传播至少与“书圣”王羲之、梁武帝萧衍、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和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等四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就有一件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拓本。这件拓本的碑石由薛嗣昌(薛绍彭弟)于宋大观三年(1109)二月十一日以长安崔氏所藏智永真迹摹刻而成,现收藏于西安碑林。此外,还有唐代张旭、怀素和宋代王升书写的《千字文》拓本类作品。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这次展出的张旭《千字文》以狂草写成,其碑石现已残缺不全,仅剩二百余字。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载,此作为唐乾元二年(759)张旭书,宋元丰二年(1080)吕大防摹刻,碑石现收藏于西安碑林。

传世的怀素《千字文》有两种,一为《小草千字文》(墨迹本),一为《大草千字文》(石刻拓本)。所谓“小草”即今草,“大草”即狂草。这次展出的是《大草千字文》,明成化六年(1470)由西安知府余子俊摹刻,碑石现收藏于西安碑林。

怀素《大草千字文》(局部)

张旭和怀素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狂草书法的代表人物,张旭还被誉为“草圣”,而怀素则是张旭的再传弟子。两人合称“颠张狂素”或“颠张醉素”,均嗜酒如命,经常在酩酊大醉之后挥毫泼墨,借助酒意表达自己激情澎湃的内心世界,作品狂放不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视觉冲击效果。这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均有充分体现。张旭的作品笔势连绵,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怀素的作品笔意纵横,如烟波浩渺,广袤无垠,吞吐大荒。

本次展览的墨迹类作品则出自文徵明、娄坚、王应华、孙岳颁、劳式文、铁保、朱汝珍、梁照堂的手笔。由于《千字文》字数较多,不适宜采用竖式布局,一般多作横幅形式,如手卷、册页等。

朱汝珍《千字文》

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代表画家,也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其艺术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尤以绘画影响最大。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书路极宽,素以行书与小楷见长。其小楷极具功力,尤为精绝,堪称明代小楷的巅峰。本次展出的文徵明《千字文》即为小楷,点画劲健,骨肉匀停,刚柔相济,法度森严而又灵动秀丽,并略具刀刻意味,通篇气息典雅,神韵清虚。

铁保是清代满洲人,曾任广东巡抚,与永瑆、刘墉、翁方纲合称“清中四大书家”。本次展出的铁保《千字文》虽名为临摹怀素的《大草千字文》,实则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不追求强烈的变化和气势,但却颇具情趣,点画精到内敛,线条圆厚纯净,耐人寻味。

为了提升展览的教育意义,广州艺术博物院立足本次展览及丰富的千字文书法收藏,针对青少年、普通观众等不同观众群体,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首次合卷在港公开展出 - 2020.09.25
    下一篇: 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在京开幕 -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