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下爱与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举办线上展览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坚守和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输入性病例已成为我国新增病例的主体。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成为当前安全稳定复工复产的首要前提条件。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特别举办了以“全球抗疫、尽快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线上展览。谈及此次展览的策划,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表示,如今,疫情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复工复产、国际合作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尽己所能,用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所以,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和工作重点,我们策划了这个展览。”骆芃芃说。
千里同好 坚于金石(行草书对联)骆芃芃
疫情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已经举办了30多期抗疫题材篆刻、书法线上展览。此次展览更侧重于向全国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征稿。在创作内容上,主要以复工复产、国际抗疫为主题,通过诸如“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一般具有文学色彩的辞藻,以篆刻、书法的形式,为人们带来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又饱含时代表征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感染力是国际共通的,在骆芃芃看来,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当下,通过篆刻、书法艺术的力量去感染人,抚慰人的心灵,是中国艺术所体现的文化作用。抗疫期间,骆芃芃受命为中国政府援助法国医疗物资外包装设计制作的印章,传达的意义就是中法两国友谊比金石还要坚固。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中国援法医疗物资上的印章) 骆芃芃
印章上,寓意美好的凤凰与象征和平的鸽子飞翔在天空,护佑着中法两国国旗,北京天坛和巴黎埃菲尔铁塔相互辉映。印章中央刻着两句话。一句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出自三国蜀汉学者、经学大家谯周的《谯子·齐交》,意思是交对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谊比金石更加坚实。另一句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为“团结定能胜利”。
接到设计这枚印章的通知后,她便即刻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从设计到最终定稿历时两天。印章边饰的灵感,来源于不久前她为三八国际妇女节医务工作者设计制作的印章“白衣天使”。凤凰和鸽子飞翔在印章的两个顶端,羽翼顺势舒展,延伸至印章的下端。线条简洁凝练,充满着古雅韵律。
“白衣天使”印章
将多种元素和谐地呈现于有限的方寸之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骆芃芃设计了多种方案,力图实现传统与现代、东方审美与西方审美、抽象与具象、象征形式与现实手法的多重融合。经过多次商讨修改后,最终选定了呈现的这一款。“例如在印章的下部,我把它们的羽翼饱和地充实在印章的两端,蓝色的天坛剪影和白色的埃菲尔铁塔重合后的造型,与两端呈向上起势的线条相呼应,形成坚定稳固的结构,寓意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同时,蓝色、白色和红色的印章边饰与中法两国国旗的颜色交相映衬,和谐而又统一。这次的疫情一定可以战胜。”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法两国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法国向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医疗物资援助。当前法国疫情严峻,中国也第一时间向法国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这些印有象征着友谊和美好祝福印章的物资包裹到达法国后,很快在各界产生广泛响应。法国作曲家斯蒂芬·德尔普雷斯为此专门创作《〈中国国歌〉赋格曲》,表达对中国的感谢和情谊。
据了解,在设计此枚印章之前,骆芃芃曾多次承担过刻制国礼印章的重要任务。例如2017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启动仪式上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枚大印就是由骆芃芃刻制的。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疫情发生后,骆芃芃带领单位的艺术工作者组织、整理和编发单位研究员、全国部分篆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生为抗击疫情创作作品,此外,她还身体力行参加了多种义拍捐献活动。在这场战疫中,有许多艺术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鼓励那些英雄,抚慰那些疲惫的身心,用艺术作品鼓舞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为打赢这场抗疫战助力。
一定要把生产搞上去(篆刻) 骆芃芃
风月同天(篆刻) 尹海龙
复工(篆刻) 冯宝麟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篆刻) 杜延平
千里同好 坚于金石(篆刻) 张哲
六亿神州尽舜尧(篆刻) 孙朝军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篆刻) 李平
光明在前(篆刻) 曲学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 深圳美术馆“六一”期间举办绘本作品展:让小朋友的想象力随着画面翻飞 - 2020.05.28 |
下一篇: 国家大剧院6月2日起可有序限流参观 - 2020.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