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书画 - 详细内容
  • 清中期 龙纹玉钺(和田玉)

      14cm 6.5cm 0.6cm

      青白玉。有竭色沁。刃部琢弧形,上端两侧雕有两条蟠龙,两条龙张口,上唇上卷,短下唇上翘,龙口中有一斧型牙齿。变形“臣”字目眼角略圆。两条龙尾用镂雕技法雕成相互缠绕花纹,造型优美。

      玉钺作为仪仗器,用于朝会、盟誓等重要场合。在特定场合下持钺而舞,有着道德感化的功用。《韩非子·五蠹》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钺舞,有苗乃服”。

          豪华精美的玉钺固具有“玉礼兵”的象征功能,成为祭祀仪钺象征宗教权力的工具。出土玉钺的墓葬基本为大墓,小型墓葬中玉钺十分罕见。这种差别显示,葬有玉钺的墓葬主人身份较高,或为部落首领,甚至是早期族群的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明代 玉蝉(岫岩玉) - 2014.10.18
      下一篇: 明代 福禄寿玉如意(独山玉) - 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