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 玉鸟
高6.7cm 宽4.2cm 厚2.2cm 重78g
和田青白玉玉鸟,玉鸟雕琢写实,通体水银沁严重,整件器物大部分受沁漆黑,正面未受沁部位不足百分之十。玉鸟呈站立状.双面纹饰。做工精细,线条流畅,玉鸟尾向内弯曲,用镂空雕琢成型。头上仰,圆眼,钩喙。翅羽饰卷云纹,脊背处有一穿孔。此类造型见于安阳、山东同期遗存中。
玉鸟始自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最初称为“鸮”。从五千年治玉史来看,它的形式、工艺、用途上有很多变化,但一直绵延至今。鸟能在天上飞,因此,鸟在先民的眼中是神奇的,古人崇尚鹃、鹦鹉等鸟类。商代玉鸟的眼睛,作甲骨文“目”字形或圆形,刻纹多用双线。晚期鸟多作伏状,眼作圆形,长尾后伸或下垂,或卷曲,花纹多为单线,工艺简练、传神。这些变化一直延续至清代,可看出“凤鸟变迁”的过程,可谓一部“凤鸟的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