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沁色辨玉真伪
玉器在中国历史上源流久远,承载着我国的历史文化,深受国人的喜爱。由于玉的价格高,很多不法分子便生产假玉牟取暴利。使现代的玉生成沁色冒充古玉是最惯常的手段。

摩羯鱼龙吐珠宽 辽金 12cm 高7cm 厚1.1cm 重115g

黄玉猴高 明代 5cm 宽4cm 厚3cm 重63.3g
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工伪沁,进行鉴定辨伪就成为不能回避的任务,这既是一种学术研究,同时又为玉器交易和收藏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保障。事实上,玉器真品受沁的种种阶段性变化与伪品的表现有本质的区别。在自然条件下,受外界物质的长期侵蚀,玉质所引起的变化是深入肌理的,多同玉质融为一体,在较强的光线照射下,可以看出由表及里的渐变过程,其色泽感自然和谐。而采取人工伪造之法,土蚀漂浮,色泽单调,质地突变,甚至密布糟坑,给人以过分生硬之感。虽然伪品的制造者费尽心思进行伪装和研制,但真品的那种实质结构和受沁状况,伪品根本无法做到。

玉螭凤云纹璧 战国 宽14.2cm 璧径11.5cm

玉环托花叶带饰,宋,直径6.5cm。清宫旧藏

玉人兽神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高27.7cm 最宽11.7cm 厚1.5—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