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市场的“中国梦”
艺术品收藏,在当今社会日益成为热潮。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而言,艺术品的真伪谁说了算?一些拍卖公司、艺术品鉴定公司出具的鉴定证书能否证明艺术品的真伪?如何规范艺术品鉴定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曾在“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些艺术品行业的机构,为了赚取高额鉴定费,把低廉的现代工艺品“鉴定”为是有巨大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节目播出之后,在收藏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不规范的鉴定、评估,造成现在艺术品市场上买家和卖家互不信任,极大地损伤了行业信誉。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
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组织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品鉴定、评估、承保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联合体与保险公司在国内共同首创的“艺术品鉴定人职业责任险”和“艺术品财产保险”两个新型险种,既为经过认证的艺术品鉴定专业人员办理职业责任保险,同时也使鉴定、评估结果有了托底支撑,实现常态化担保。
自此,艺术品财产化在实践中落地,艺术品金融路正式被打通。
如今,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已经成功解决了确真(真假难辨)、估值(到底器物值多少钱)、承保(信谁的,谁来担保)三大难题,“确真+估值+承保”的艺术品财产化模式成型并实践。随着该模式的广泛应用,资本将无障碍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金融路也将随之彻底打开,这将为我国经济转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中国梦”,艺术品财产推动艺术品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将不再是口号和梦想,规范化的管理和文化艺术产业化将得以实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