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伪常识】成本十元卖十万!紫砂壶作伪的辨别方法
古往今来,历史上遗留下了不少精致的紫砂茗壶,它们作为珍贵的艺术品受到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的热烈追捧。
(民国)顾景舟提璧组壶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1782.5万。
(明代)时大彬制圈扭壶 2010年西泠秋季拍卖会,成交价格1344万。
(清代)陈鸣远作宜兴南瓜壶 2011年佳士得拍卖会,成交价704万。
(民国)吴云根制绞竹提梁壶 2012年中投拍卖会,成交价405万。
在紫砂壶收藏界,很多人喜欢用十万甚至百万的高价收藏老壶、旧壶。
造假者就看中了收藏者们的这种心理,将批量生产的新紫砂壶通过做旧冒充旧壶、老壶出售,从中牟取暴利。
批量注浆壶生产现场
这种批量生产的紫砂壶,一个熟练操作的工人,一天的产量可能达到200个。
生产一个这样的紫砂壶,成本基本上只需6到10元,但是一旦加上做旧手段,夸口就敢卖10万!
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作伪的手法,才有可能防范这样的骗局。下面,就带大家见识一下骗子的几种常见的造假“手段”以及辨别小妙招:
新壶做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烧煮法。用烧煮法制作出的茶壶,颇有几分像旧货古董。
具体作伪方法
将新壶放进浓红茶汤中烧煮,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来晾干,然后再煮,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将新壶上的光泽除掉,壶的表面变得灰涩默然,看上去像出土的老壶一样。
鉴别方法
仔细闻壶内,若有一股淡淡的霉味便为赝品。
做旧壶
具体作伪方法
用棕色鞋油在壶外擦涂,将茶壶做旧,再用茶粉涂抹壶内,伪造出壶内有茶迹的感觉。
鉴别方法
这种作伪方法技术性不高,比较好识破,大家可以通过看、摸、闻来识别。
做旧壶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作伪方法,即把真品上的印章加印在伪作上。
具体作伪方法
先把真品上作者的印章款识拓印下来,再按拓片摹刻下来,加印在伪作上。
鉴定方法
直接与真品的印款做比较,赝品上的印款往往比真品上的小。
做旧壶
紫砂壶本身比较脆弱,再加上时间的流逝,残缺在所难免,如壶嘴磕碰、壶盖磨损等。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把一些残破较小的壶修补后再高价出售。
鉴别方法
特别注意壶体本身的易损部位,尤其是对于那些完好无缺的“老壶”要认真辨别。
做旧壶
具体作伪方法
将新壶直接埋到地下,使新壶自然褪去表面的光泽。这种方法是借用了青铜器作假的方法。
做旧壶
目前传世的许多名家名作中不乏赝品,只是辨别难度较大。由于科技的发展,有人完全会把款识做到天衣无缝,再加上由技巧高超的工艺师模仿制作,从外观造型上很难分辨,只能从壶的精气神、泥料、时代造型、工艺等方面入手鉴别,因而鉴别难度系数较大。
新壶做旧的作伪伎俩是随着国内外对紫砂壶爱好的兴起而出现的,这是一种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卑劣行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假做旧方法越来越多,大家在收藏时务需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