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吐鲁番市文物局推行“文物项目+村民”模式办实事助致富

随着“文物项目+村民”模式的推进,吐鲁番市文物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凸显。据统计,截至9月1日,火焰山镇古城村、三堡乡台藏村、胜金乡木头沟村、吐峪沟乡吐峪沟村、葡萄镇木纳尔社区、亚尔镇亚尔果勒村的130余名村民参与到文物保护、工程建设、考古发掘工作中,共获得工资或酬劳计210余万元。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一直以来,吐鲁番市文物局认真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坚持以深学促实干,以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和开展文物保护为抓手,带动项目实施地及文物景区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在吐峪沟河道整治和新发现壁画修复工程中,主动与当政府对接,雇佣当地富余劳动力(20余人)及小微企业大型机械(9台)参与各类项目工程,截至目前,各施工方向当地小微企业和农民支付约30余万元。此外,在施工企业的住宿安排上,也优先考虑租住当地一户村民的民居,并支付租金1.5万元。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工程材料,如砂石料、木头等,采取就近购置的措施,进一步增加当地小微企业的经济收入,目前已支付13万元。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吐鲁番市文物局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民增收 就业增加”的乡村振兴目标,从文物景区所在地的村(社区)中挑选适龄人员充实到文物保护、卫生保洁、厨师等工作领域,据统计,共安排69人在各文物景区工作,截至目前,发放工资136万余元。在开展文物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雇佣当地有工作特长的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如在柏孜里克千佛洞-胜金口石窟项目工程中,从胜金乡木头沟村挑选了20名会木工和粉刷的村民参与河坝扶手制作、安装和喷漆,工作时间从6月10日至8月30日,实现人均收入20000元。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时,亦优先从包联村的困难家庭中挑选合适人员参与考古工作,使当地村民能够多层次地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据统计,仅今年通过参与巴达木墓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各静县考古发掘,参与发掘的10余名古城村村民人均增收15000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村民的积极主动性,让广大村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吐文)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奥特曼”“诸葛亮”……三星堆这些“穿越”文物亮相 - 2021.09.10
下一篇: 助推中轴线申遗保护北京市文物局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