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鉴真陶”第二讲 | 赏陶-汉代陶羊





汉代

“陶羊”



△陶羊 故宫博物院藏


陶羊,汉,高12.8厘米,体长15厘米。

此件陶羊为灰陶胎。羊颈短,头部圆润,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嘴微闭,耳下耷,尾短,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

该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


△陶羊 局部

汉代的羊业和人们对羊的喜好达到一个高峰,养殖规模空前,管理机构由上而下组织齐全,食用方面也有了创新的种类。

《说文》中讲到,羊在六畜中主给膳,即羊是古人的主食,所以“我将我享,维羊维牛。”西汉马王堆汉墓遣册中记录了十多种关于肉食的做法,有羹、 炙、炮、煎、熬、蒸、烩、脯、腊、醢等。可见汉代关于羊肉的吃法既讲究又多样。

△胡人骑羊画像石 萧县博物馆藏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羊还是练习骑射的“工具”。羊身形小,练习骑术时不会有危险,适合少儿练习,既能用于实战又可用于娱乐。《史记·匈奴上》中记载匈奴人“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

△《说文》

中国古代“羊”与“祥”字音相通,《说文》云:“羊,祥也。”《释名》也有“羊祥也,祥善也”的记载,可见古人对羊的认知多为祥瑞之物,将羊看成知礼、德行、孝顺的象征。

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将死者生前所拥有的物品随葬,以供其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由此产生了各种形象的俑,陶羊即其中之一。

陶之新意,陶情遣兴。
淘陶赏析,陶之雅趣。


欢迎入群品鉴交流




艺术品鉴定丛书

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连缀成完美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原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业内私下有人云:“此书一出,其余拼凑普及读物皆废!”


   “鉴真章”系列    
“鉴真章”系列开讲 | 小印章、大气象
“鉴真章”第一讲|龙图腾印章
“鉴真章”第二讲|清末民初印章—“从善积德”
“鉴真章”第三讲 | “纳吉呈祥”印章
“鉴真章”第四讲 | “寿万年,祉百世”印章
“鉴真章”第五讲 | “长生”印章
“鉴真章”番外篇|从彭于晏身上读懂印章

   “鉴真玉”系列    
“鉴真玉”系列开讲 | 知玉
“鉴真玉”第二讲 | 知玉-鸮鸟图腾
“鉴真玉”第三讲 | 知玉-汉代螭龙纹鸡心玉佩
“鉴真玉”第四讲|知玉-和田玉猴
“鉴真玉”第五讲 | 知玉-汉代虎型璜
“鉴真玉”第六讲 | 知玉-汉代乳丁纹玉勒子
 

   “鉴真画”系列    

“鉴真画”系列开讲 | 说画-冯大中《伏虎图》
“鉴真画”第二讲 | 说画-杨长槐《斗山巍巍春秋光》
“鉴真画”第三讲 | 说画-杨长槐《雾中行舟》
“鉴真画”第四讲 | 说画-杨长槐《卧龙图》
“鉴真画”第五讲 | 说画-杨长槐《天都峰》
“鉴真画”第六讲 | 说画-杨长槐《华庭月总在心》

   “鉴真陶”系列    
“鉴真陶”系列开讲 | 赏陶-广州最新发现的汉代陶器
“鉴真陶”第一讲 | 赏陶-陈鸣远款紫砂笔筒



版权声明©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座谈会 - 2021.08.26
下一篇: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