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虎丨一半猛,一半萌


    虎,大型猫科动物。因毛发、身形等独具特色,在动物界中也是一颗“明星”。因体大力凶,实为猛兽的代表,又因其属猫科,自有萌态。其可猛可萌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艺术创作素材,通过诸多器物表现出了不同姿态的虎。

 

新石器时代 虎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 虎纹石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早期虎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逐渐构建起对虎的敬畏感。随着虎的形象越来越多出现在某些器物上,虎纹与虎型具有独立性,简单线条和粗犷形体中看到了虎的威风凛凛。

 

西周 虎戟镈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至秦时期 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与虎相关的辨识度较高的器物出现,开始带有一些写实意味,虎的形象比例有所调整,身体某些部分注重细化与凸出,虎的勇猛一面与军事结合,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被赋予权力的虎符更是耀目之物。

 

汉 陶白虎纹瓦当

故宫博物院藏

 

    虎的威猛素有神化基因,虎以神物的面貌出现则使其被艺术加工产生的美感遍布器物。《风俗通义》中有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其中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的象征,往往展现出飘逸和庄严以及神秘的融合。

 

宋 虎纹铜镜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金 褐釉彩绘虎形枕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布老虎

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写实意味的加强,虎的威猛形象主题一直存有,而动静不同甚至温柔的形象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等领域中出现,众多器物上虎的形象正是记录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本文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化部召开繁荣艺术创作专题调研座谈会 - 2015.10.22
下一篇: 刘奇葆:多出精品力作 攀登文艺高峰 -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