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公告 - 详细内容
  • 艺术品鉴定师,到底有多稀缺?

面对着中国文化产业上万亿元量级的缺口,艺术品鉴定人这个身为艺术品市场把关者的职业,长期以来都得不到国家和社会应有的重视,甚至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糟糕”的职业。问题其实并不出在鉴定人这个职业自身,从艺术品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品鉴定人本就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都知道,由于艺术品固有的一些特性,其真伪和价格难以量化,而这两者正是让艺术品市场正常运转的最基本要素,所以鉴定人的职责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如果大家回想一下曾经被考证支配的岁月,是不是会发现在那么多可以考的职业资格中,一直没有发现过“艺术品鉴定人”这个选择?长期以来,艺术品鉴定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缺失让人们自然地对这个职业缺乏认可度,在职业资格都未能得到认证的情况下,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是长期得不到普及和推广。



执业资质的缺失固然是造成艺术品鉴定人难以受到社会承认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作为艺术品市场上的“裁判”,艺术品鉴定人所承担的职业责任是非常大的。在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体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民间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今非昔比,甚至出现了一些广受关注、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均居高的国宝级艺术精品。但是,面对着现今藏龙卧虎的民藏界,艺术品鉴定人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次错判就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可见,想要“挽救”艺术品鉴定人这一职业,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选拔和认证体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趋势之下,行业组织开始更多地承接起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开展的资质认证、人才评价、等级评定工作。



为此,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依据第二次艺术品行业规范论证会上通过的《艺术品鉴定师认证规程》,举办第七期“艺术品鉴定师MAA特训班”,用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打造出一支优秀的艺术品鉴定人队伍。



由于艺术品鉴定工作的特殊性,完全避免在鉴定中出现误判的难度是极大的。解决了职业资格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建立起完善的艺术品鉴定人职业责任保障。

为了让每一个加入的鉴定人都能够更加放心地执业,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在全国首次对艺术品鉴定人风险承保,彻底解决艺术品鉴定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为艺术品鉴定人创造一个公正、规范、有保障的职业发展环境。

随着MAA特训班的不断推广和扩大,艺术品鉴定人必将甩掉社会对他们的偏见,成为新时代下艺术品行业最佳的从业新选择。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考古工作进展发布 | 艺术头条 - 2019.08.07
下一篇: 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正式启动 | 艺术头条 -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