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法规制度 - 详细内容
  • 【诗文·物历】第二季01丨如何在唐代及时行乐(一)

 

唐·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性格,诗作中气势豪迈,感情奔放,情感表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将流露的纵情享乐之情与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巧妙结合在一起。从李白的境遇来看,人们在唐代及时行乐可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唐代作诗、饮酒、喝茶这等人生快事,现代人可能会觉得遥远,但是遗留下来的器物却在提醒着我们,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用具与唐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饮 酒

 

 



唐 伎乐纹八棱金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 鎏金刻人马狩猎纹杯 故宫博物院藏

 



唐 环柄银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将进酒》中写金樽为饮器,反映出唐代酒器多以金、银制品为首选,此缘于统治者对金、银制品的偏爱和社会的富足使得当时金、银铸造业空前发达。许多器物镌刻精致,纹饰生动,且受到外来工艺风格的影响,部分与本土传统题材相结合。 

 

     

作 诗

 

 



唐 青釉褐彩“岭上平看月”诗文碗 长沙窑窑址出土

 



唐 青釉褐彩“酒盏”题记碗 长沙窑窑址出土

 

    饮酒之风不仅在皇室,民间饮酒器物也不乏少数,虽不能与皇室贵重相比,但也颇有当时生活气息,艺术处理也值得玩味。唐代诗歌的盛行,也为行乐提供素材,诗文内容往往包括离愁别绪、世态炎凉、伦理道德、处世哲学、男女情爱、商贾活动、边塞征战、山水风景、来往应酬等。用诗文作为器物装饰无疑使得器物的艺术感得以提升,可以说以诗入茶酒的浪漫对如今我们的饮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喝 茶

 

 

 

唐 葵口浅底白瓷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

 

除了饮酒以外,喝茶风尚日兴,普及推广大约在中唐以后。这时期,始有茶字,产茶区域扩大,出现了论茶之书,茶税也开始增设,与周边邻国贸易中亦出现了茶马交易。当时的饮茶器具主要有碗、盏、杯等,碗最为多见。初盛唐的茶碗造型朴拙厚重,中唐出现了敞口、腹壁斜直、玉壁或圈足的茶碗。而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体现了高规格的饮茶器具,这套茶具有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全部工艺流程和饮用过程所用器具

 

    上述这些行乐之举延续到现在,虽然历经千年变化,但我们依稀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当下的物质丰富有一部分功劳因归于以往的器物,正是通过探寻这些历史基因,人们可以了解器物及其背后的过往,以此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艺界动态】| 文化部在京召开2016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采编 - 2016.04.01
下一篇: 【艺界动态】| 水上“兵马俑”惊艳布拉格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采编 -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