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伪常识】如何从古玉的纹路中,看出岁月的痕迹?
古代流传至今的玉器,经历过几千年的岁月,其与近现代玉器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纹饰、器型、制作工艺上。
经过时间的洗涤,古玉的表面,会留下一些特殊的纹路,这些纹路就是岁月的痕迹。借助这些纹路,我们能更有效地判别玉器的年代。
虫咬纹
“虫咬纹”是玉器受环境影响、化学元素的侵蚀,局部石化剥落造成的。
一般呈现在玉器的表面,呈小土坑状,有单体、有成片、有成线,像虫咬坑状,都统称为“虫咬纹”。
红山文化 玉鸮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藏
虫咬纹显现的小蚀坑往往外小内大,形状不均匀,并伴有各种沁色。
虫咬纹常常出现在玉器件玉质较松散的部位和天然石纹中。和田玉密度均匀,这种现象较为少见。
绺裂纹
玉石的体态是亿万年自然形成的,存在天然的纹理和体表、体内的杂质。
绺裂纹指的就是岩石蠕动产生位移的表面微观现象,它是受大地应力作用和温差变化等因素产生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无法人为伪造。
商代 素璧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藏
红山文化 玉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人为伪造“一眼假”
这两种玉器老化现象,是鉴定古玉的重要证据,它们凭肉眼就可看见,人工难以伪造。可以说,把握了这个知识,就相当于把握了鉴别的一把金钥匙。
只有把握足够的收藏鉴定知识,我们才能打好判断真假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