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不知道的红木?(海黄篇)
你所不知道的红木?(海黄篇)
黄花梨本身的美学与人性本能审美需求
在清晰的了解海南黄花梨的前世今生之后,基本上就明白了我们今天对海南黄花梨的鉴赏并不是偶然一时兴起,而是一代代的传承,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塑造了今天关于黄花梨鉴赏与认识的完整体系。那么接下来深入探索,我们就要把注意回归到黄花梨材质本身,从一种人性本能的审美需求去结合海南黄花梨本身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其内在最深沉的联系。
(图为海南黄花梨油料)
(图为海南黄花梨对鬼眼手串)
首先什么是人性本能审美,人性本能审美说原始一些,就是对一件事物能产生自然的愉悦感,无非是被审阅观察的那件东西能够对人的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某些点能产生比较好的反应或者刺激,从而吸引大家对其产生兴趣,这种立体式的体验我称之为人性本能审美需求。其次,人们对稀有性的追捧,就是人性本能对稀有性事物拥有强烈的探索及拥有欲望,尤其那件东西对人类具有正面作用时。假设有些事物能集中这些属性,那么对人性本能的吸引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图为海南黄花梨糠梨手串)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海南黄花梨是否符合上述一些基本因素,首先从视觉上来分析,黄花梨本身颜色糠梨较为金黄温润、油梨较为红褐凝重,纹理以深黑褐为主。纹理走势不管油梨、糠梨都是非常有特色,不同于普通木头的纹理直顺,而是恰恰相反它纹理千变万化,开阔处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细密处鬼脸、狐面密集而又不繁杂,整体节奏有序,天然的达到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分布规律,在遭受水灾以及外来侵害时纹理又会有奇特的反应,所以使大多数看见的人都不由自主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感。其次从嗅觉上说,黄花梨本身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悠韵之香,闻过海南黄花梨的人都应该比较清楚,闻过之后对大脑身心都是很愉悦放松的,当然没有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夸张,闻着会上瘾。(不过还有一点提示,现在人工催生的海南黄花梨是闻不出来的那种味道的,相反来说人工林还很生涩,关于这一点现在这里不细说,以后会针对性写一章。)那么这里看以看出嗅觉上它的味能使闻过它的人产生正面的愉悦感。再次我们来看看触觉上有没有什么比较良好的体现,为了客观反应真实效果,关于这一点我特意做了一个小调查,拿了一块海南黄花梨让多名经常把玩黄花梨藏家以及从来没接触过普通人分别触摸,让他们体验触感后写下自己的体验结果,最后答案基本上都写感觉手感温和、温润、非常有质感。所以从这方面看,黄花梨对人的触觉反应也是非常不错的。这样综合起来看的话,黄花梨从视觉、嗅觉、触觉都能给人带来良好的愉悦感,所以可以初步结论它符合一个人性本能的审美。
(图为海南黄花梨油料)
(图为海南黄花梨行云流水纹)
假如它只是达到以上的一些基本条件,我并不觉得海南黄花梨能够有今天的局面,因为有时候一件事物不仅要美好还要稀有,假如很美好但是却很多,它就泛了地位也会下降,就不会让人们去珍惜去追捧。我们来看看黄花梨的稀有性怎么样,大多数接触过海黄的人都清楚,海南黄花梨主要产自海南岛,当然两广南部也有,暂且不提。从地图上看海南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上临雷州半岛,下林南沙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因为有着先天的气候优势,海南岛植被茂盛、品种繁多,而一般野生海南黄花梨主要生长在海南东西两端,其中西海岸的霸王岭、尖峰岭一些常年干旱,土地贫瘠的地方生长出的海南黄花梨相对比较艰辛。就像是一个经常被虐的人,不仅营养不良,还经常日晒风吹,要知道海南岛的日晒时间常年平均达到2100小时左右,海岛日夜的温差使刮风更是家常便饭,所以这里的海南黄花梨水分增发很大,生长极其缓慢,树形扭曲压抑。然而正是这样,这些海南黄花梨油份日益在自身积累,纹理越打压越细密多变,颜色也渐渐深沉直至深红、褐红,数百年甚至千年之后,底蕴越积越深,木性变得极为稳定。最后不仅没有被虐掉,反而成就了自身独有的韵味,幽深沁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南黄花梨油料。另外一部分主要生长在东海岸附近的吊罗山等地,该地相对风调雨顺,虽然也是较为艰辛,但海南黄花梨在此区域相对西部的来说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吃的好长得快,所以密度相对西部穷苦地区的要小,油份也没存多少,不过其色泽金黄偏红褐色,也是非常漂亮,尤其纹理多变,如虎斑、鬼脸、山水纹比油梨都较容易直接显现,这就是糠梨。就是这样的糠梨,它的成长也是不易,没有个几百年它并不能长成可以使用的大料。所以海南黄花梨成为可用之才周期是很长的,而反过来因为它的花纹、香味、密度又非常适合制作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这样导致了它遭到大量砍伐,一边是生长周期长,一边是大量的砍伐,正负之间使得海南黄花梨变的尤为稀少,一直砍到清代后几乎绝种。而现代催生的人工林质量又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野生海南黄花梨也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从以上可以得出海南黄花梨具有稀有性。
(图为海南黄花梨树,里面深色为新材,外浅色为白皮)
坎坷的生长经历、数百年的底蕴、充满节奏感的纹理、沁人心脾的香韵、温润质密的触感构成了立体式的黄花梨本身美学,它没那么多深奥的哲理,但它的特点打动了人的内心深处,直击人性本能,之后人又赋予了它的新的理论,挖掘了它的内涵,又成就了它更多的人文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最后人们需要它,它却又难以满足人的需求,使它的价值更加稀有,我希望每一个关注海南黄花梨的人都尽量的抛开浮夸的心态,从一种质朴的状态,从一种人性的本能去探寻,这样才可以把黄花梨的真面目以及它真实的价值发掘出来,从而更好的体验它的绝世风华。
(图为海南岛)
注:本文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