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血沸腾 看习近平强军关键词
每天90秒,艺界大事看个够!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文化播报
热血沸腾 看习近平强军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91岁生日。经过91年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梳理了习近平关于推进强军事业的关键词,与您一同展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光明前景。
强国必须强军。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要用强军梦捍卫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的直接指挥下,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实步伐。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新时代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事业迈上新台阶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事业不断发展,正是我国逐步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缩影。从历史街区到名胜古迹,从传统技艺到民俗文化,众多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和大力扶持,电视节目的不断涌现、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艺界纵览
两岸及港澳大学生走进甘肃考察丝路文化遗产
2018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丝绸之路研习营27日在兰州大学启动。来自台湾逢甲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18所高校的80名大学生将走进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和敦煌市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开展考察、学习、创作、交流等活动,以提升对文化遗产的认同与传承共识。该活动由兰州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为期18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与青年学生关注的文化创意产业、深度游学、“互联网+文化遗产”等结合起来,以期提升青年人互动交流与文化感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叫价2.3亿的南京“张治中公馆”被指造假 文物部门回应
贴上名人故居的标签,房子的售价就水涨船高。日前,南京的“张治中公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传出售卖消息之际,外界却质疑其涉嫌“造假”。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沈举人巷26号、28号建筑,近十几年来一直以抗日名将张治中先生的“张治中公馆”名义对外宣传,其市场价格也一路攀升。最近的一次“叫卖”,售价已上升到2.3亿元。张治中之孙张皓霆对此回应称,其祖父从未在该处房屋居住过,所谓的“张治中公馆”名不符实。也有民众表示,该建筑早在2008年曾被夷为平地,现有建筑是在原址新建,但2006年时该建筑被核定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名号至今仍对外使用。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治中公馆”是当时报纸炒出来的,原建筑被认定为文保单位时,所用名称为“沈举人巷26、28号民国建筑”。文广新局人士还称,由于当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文保单位撤销这一情形做出规定,无法可依,因而不好撤销,但2012年南京市文物普查中已将此登记到文物灭失表内,等国家有相关规定出来再正式撤销。
展览速递
吴地雅事--文氏一门书画特展
“吴地雅事--文氏一门书画特展”于2018年7月26日至2018年10月26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举行。安徽博物院和无锡博物院两院所藏书画中,文徵明本人作品以及文氏一门作品都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国家级文物和精品佳作。两院联合举办“吴地雅事--文氏一门书画特展”,遴选出珍贵文物50余件(套),多方面立体展示文氏一门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在促进两院文化交流的同时,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书画艺术的魅力和悠久醇厚的吴地文化内涵。
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
“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于2018年7月3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D举行。此次展览是徐悲鸿抗战时期经典之作在重庆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继1998年我馆与徐悲鸿纪念馆在渝合作办展二十年后的再次携手!展览汇集了徐悲鸿抗战时期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系列作品,包括《巴人汲水图》、《会师东京》、《奔马》、《泰戈尔像》和《喜马拉雅山之林》等绘画巨作。
艺术杂谈
山西60岁农民收藏红色藏品1万多件
7月27日,在泽州县山河镇西土河村村委大院里,60岁的红色收藏爱好者王三祥对着自己的藏品如数家珍。据介绍,这些红色藏品都是他四处搜罗来的,内容涵盖抗日战争以来的不同时期,包括人物画像、纪念徽章、书籍、报纸等。今年年初,王三祥打算带着自己的藏品,回老家山河镇办一个红色藏品展。山河镇镇党委和镇政府得知后,主动联系王三祥,并且为他提供场地,建起了红色收藏馆。据悉,抗战时期,晋南县委抗日民主县政府和晋沁县委抗日民主县政府就曾在山河镇西土河村成立,是重点革命老区之一。
都江堰首拍文物“艺术照”每一张都美成了壁纸
文物,是时间的积淀,是历史的归宿,更是城市的金色名片。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中,文物都是那样的神秘,不可触碰。最近,都江堰市博物馆为馆藏文物拍摄了几组“文物艺术照”。没想到,镜头下的文物竟然美成了这样,每一张都是值得收藏的壁纸!
更多艺术资讯敬请关注公众号
搜索“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此文为看点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内容,特此声明